配资炒股首选配资 翻倍猛增,人民银行支付便利化年中成绩单,速看亮点!
从港股涨跌幅来看,据统计(前复权),今年前7个月,港股市场上涨个股879只,其中涨幅100%以上个股107只,涨幅200%以上个股52只,涨幅400%以上个股28只,涨幅600%以上个股18只,涨幅800%以上个股11只,涨幅1000%以上个股8只。涨幅前三名个股分别为亚洲果业、进业控股、钧濠集团,涨幅分别达12943.48%、5900%、4550%。
据悉,黄金标准是目前全球广泛采用的碳信用认证标准之一,专注于推进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和实现可持续发展。GS-VER是指经过黄金标准核证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是一种在自愿减排市场上交易的碳信用产品,每一单位的GS-VER代表一吨二氧化碳排放量。
移动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境外来华人员支付更加便捷、不断优化改善现金使用环境、支付适老化宣传持续强化……自2024年3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发布以来,中国人民银行进一步多措并举提升支付便利性,各类支付市场主体也紧锣密鼓推进各项措施,在交易效率、境外支付、适老服务等多个层面取得实效。
7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举行“推动支付行业高质量发展”媒体吹风会,围绕支付服务便利化介绍了多项成果。其中,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更加便利,6月,境外银行卡支付交易量较2月基本翻番;与此同时,现金使用环境也在持续优化,上半年,我国现金投放同比增长6%,现金兜底作用明显提升;此外,特色化支付服务不断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支付结算司司长严芳在答北京商报记者提问时介绍,目前,全国银行网点适老化的改造率超过99%,支付机构已开展App适老化升级,移动支付服务更有温度。
移动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
“目前,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等群体可以灵活地选择银行卡、现金、移动支付等多样化的方式,在各类场景进行支付,支付的便利性明显提升。”会上,严芳介绍了支付便利化工作取得的多项积极成效。
例如,境外银行卡刷卡支付更加便利,这离不开银行卡受理改造。据介绍,结合来华人员动线轨迹,划定商圈、景区、机场、酒店等重点场所、重点商户,外卡受理覆盖率大幅提高,受理环境显著改善。据主要银行卡组织统计,2024年6月,境外银行卡支付161万笔,金额29亿元,交易量较2月基本翻番。
另外,移动支付接受度大幅提升。中国人民银行指导支付机构在做好风险防控的基础上,扩大了“外卡内绑”和“外包内用”的业务范围,优化业务流程,大幅提升交易限额,开展用户分层认证试点,改善使用体验。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随着越来越多入境游客来华旅行,感受中华传统文化,打卡各地美食,移动支付已成为外国友人热衷的中国游体验,扫一扫、一部手机畅游中国也成为外国人的新时尚。目前,外籍来华人员可直接使用境外手机号注册支付宝、微信,并绑定境外银行卡进行支付;新、马、泰、韩国、蒙古等九地入境人员还可以直接使用境外电子钱包扫码支付。
“外籍来华人员使用移动支付的意愿大幅提高。2024年上半年,超500万入境人员使用移动支付,同比增长4倍;交易9000多万笔,金额140多亿元,均同比增长7倍。”严芳说道。
会上,国家外汇局经常项目管理司副司长张玉青同样介绍了外汇局在提升外籍来华人员支付便利方面的工作情况。在移动支付方面,国家外汇局聚焦外籍来华人员旅游、工作、生活中的难点、堵点,会同人民银行指导支付宝、财付通等主要支付机构,优化业务流程,简化身份验证,提高绑卡效率,将单笔交易限额由1000美元提高到5000美元,并将年累计交易限额由1万美元提高到5万美元,以便利外籍人员扫码支付打车、餐饮、购物等日常消费。
同时,将优质商户“白名单”扩大至近千家,保障住宿、教育、医疗、公共事业等特定场景下真实合理的移动支付需求。
今年上半年,入境外籍人员人数同比大幅度提升,来华热度也在持续升温,在人民银行指导下,支付宝、财付通与商业银行、清算机构、卡组织多方合力,一方面推动“外卡内绑”,境外银行卡可绑定支付宝或微信支付在国内商户消费;另一方面支持“外包内用”,外籍来华人员使用境外钱包App即可在境内支付的服务。
其中,微信支付相关负责人告诉北京商报记者,微信支付外卡服务全面升级以来,已累计为数百万外籍来华人士提供服务,交易笔数和交易金额保持高增长趋势,累计达数千万和数十亿的规模。以2024年6月数据来看,月交易笔数同比增长超6倍,月交易金额同比增长超4倍。
支付宝数据同样显示,2024年上半年,入境宾客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8倍。2023年底以来,来华免签以及与中国互免签证的14国入境游客,其上半年用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猛增15倍。
充分发挥现金兜底作用
事实上,随着支付服务的优化,入境宾客在华旅行消费,不仅仅是用银行卡、移动支付,在现金使用上也越来越便捷。
会上,中国人民银行货币金银局副局长张萌介绍了优化现金支付服务的情况。张萌表示,中国人民银行坚持问题导向,不断优化改善现金使用环境,充分发挥现金兜底作用,为公众提供更加普惠、便捷、可靠的现金服务。
宣传引导上,人民银行引导经营主体强化现金法偿观念,充分考虑老年人、外籍来华人士等群体的需求,自觉支持现金支付。同时,充分保障公众用现需求。加强对现金运行趋势和现金使用规律的研究,着力完善人民币生产供应体系,科学制定人民币产品印制计划,加大小面额人民币生产和投放力度。2024年上半年投放20元及以下面额现金809亿元,同比增长30%。
另在系统提升现金服务水平上,督促银行业金融机构保持现金服务窗口、自助现金机具处于合理规模。做好网点现金提取工作,提供必要的适老化设施,结合老年人群体存取现金的特点,提前做好服务安排。
积极引导银行业金融机构走出网点,准确对接需求,着力打造渠道多样、配置灵活、获取便利、覆盖广泛的常态化零钞服务模式,针对出租车、个体工商户等找零难的问题,提供上门兑换、网点即来即兑等多种形式的零钱包服务,对零钞需求较大的医院、大型商超、交通枢纽等单位主动上门走访,登记需求,提供收款配款服务,达到59万余次。
此外,着力维护现金流通秩序。依托银行网点建成并巩固14万个网格责任区,精准对接15类重点行业经营主体,深入开展排查和暗访,了解经营主体现金收付条件和零钞备付情况,发现并及时解决问题。截至2024年6月底,累计排查经营主体2362.7万个,暗访经营主体22万个,发现问题698个并组织解决。对摸排中发现并确认的拒收现金的行为,依法严肃查处,强化震慑作用。
据张萌介绍,中国人民银行各分行对全国约9.4万家经营主体暗访发现,支持现金支付的经营主体占比为99.3%。支付便利化专班暗访17个重点城市、3000余家经营主体显示,支持现金支付的经营主体占比为99.4%,零钱备付充足的经营主体占比为91.9%,现金收付环境显著优化。
“外籍来华人员可以在全国6.7万个银行网点、4200多个外币兑换设施、32万台ATM方便地兑换人民币。还以”零钱包“等方式加大了现金特别是零钞的供应,持续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行为。”严芳也介绍,2024年上半年,我国现金投放同比增长6%,其中20元以下零钞投放增长30%,现金兜底作用明显提升。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评价,“对于外籍来华人员来说,既能够在国内主要消费场景,入乡随俗地拥抱具有中国特色的移动支付工具,也能够通过传统的现金支付,以及改造后的POS机来丝滑使用外卡,充分体现出监管部门营造出的支付包容性。外卡支付笔数及金额的大幅增长,便是上述优化举措带来的成果体现”。
弥合老年人支付“数字鸿沟”
值得关注的是,我国移动支付迅速发展,普及率领先全球,对提升交易的效率、服务社会民生发挥了积极作用。
但同时,随着移动支付对银行卡、现金等传统支付方式的快速替代,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数字鸿沟”,部分老年人群体长期偏好现金支付,对移动支付感到不方便。
在推动支付服务适老化方面,严芳在回答北京商报记者提问时介绍,人民银行积极践行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按照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的要求,围绕银行网点服务、现金服务、移动支付、适老支付场景、宣传教育等方面综合施策,加快弥合老年人支付“数字鸿沟”。
其中,银行网点支付服务持续优化。持续推进银行网点提升适老服务,通过建立老年人“绿色通道”、设立老年人爱心服务专区、布放支持存折的辅助设备等措施,便利老年人办理各项支付业务。目前,全国银行网点适老化的改造率超过99%。
另外,现金使用环境不断完善。持续优化ATM取现服务,鼓励银行因地制宜,增加ATM小额零钞取现功能。采取“零钱包”等方式加大现金特别是零钞供应。持续整治拒收人民币现金违法行为,更好地满足老年人的现金使用需求。
此外,移动支付服务更有温度。主要银行、支付机构已开展移动支付App适老化升级。例如,增加放大字体、语音播放、专线客服等功能,打通老年人“不会用”“找不到”“看不清”等移动支付使用的堵点问题。
同时,特色化支付服务不断提升。鼓励支付服务主体聚焦老年人需求,拓展特色化支付服务,不断提升老年群体支付体验感。例如,部分银行组建助老服务团队,延伸柜台服务的半径,为行动不便的老人上门提供服务;有的支付机构推出移动支付“亲情付”,支持子女使用自己的支付账户为老年人代付消费金额;有的收单机构结合老年人助餐服务行动,推出老年食堂特色化的支付产品,便利老年人支付餐费。
目前,支付适老化宣传也在持续强化。严芳介绍,综合运用多种宣传渠道,深入社区、养老院、老年大学等老年人聚集地,有针对性地宣传移动支付等相关知识,普及反电信网络诈骗等金融安全知识,不断增强老年群体使用支付服务的安全感。下一步,人民银行将不断深化支付适老化服务,持续提升支付服务的包容性和便利性,助力做好养老金融大文章。
探索构建多方参与的发展模式
“优化支付服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性工程,”正如严芳在会上指出,尽管优化支付服务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是从暗访摸排的情况来看,各地区、各领域支付服务水平还不够均衡,各类群体的支付需求还没有完全得到满足。下一步,人民银行将继续不断完善多层次、多元化的支付服务体系,以支付小切口推动服务大提升,便利外籍来华人员和老年人等群体支付,提高支付服务水平。
一方面,将继续优化支付服务供给。以完善银行卡使用环境为例,将指导人民银行各分行、各金融机构,结合外籍来华人员动线,聚焦重点旅游、港口、商贸城市,动态调整重点商户的覆盖范围,持续优化重点商户的结构,科学精准提升外卡受理的质效。同时,也将常态化开展摸排巡检和收银员培训,巩固好、维护好外卡受理环境。
另一方面,探索构建多方参与、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发展模式,不仅需要商业银行、支付机构多方参与、共担成本,也希望文旅、通讯、交通等单位一起共建,为外籍来华人员提供便捷的一站式综合服务,有效满足各类需求。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杨涛评价,我国高度关注外籍来华人员、老年人支付便利性,相关工作已经取得了突出进展。首先,意味着支付体系作为承载金融“血脉”的“血管”,已成为践行普惠金融战略的重要落脚点,支付助力于民生改善仍有许多文章可做。其次,表明在经历多年快速发展后,境内支付市场服务效率已经较高,未来需更多着眼于开放条件下的跨境支付服务优化。
杨涛认为,相比于其他国家间的跨境支付挑战来说,我国更多面临境内外零售支付发展(程度)差异性带来的矛盾。展望未来,一方面,跨境支付代表收付双方、支付指令处理等涉及不同国家,外籍来华人员支付服务便利只是部分内容,伴随我国经济金融的制度性开放推进,还有更多跨境服务优化项目可探索。另一方面,除了具体支付工具、产品、系统的跨境衔接之外,国内外的支付行业规则、商业模式协调,可能成为下一步绕不开的挑战。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也指出,支付便利化工程不但从数据上得以体现,还从切实降低外卡受理成本上取得了突破,为此后构建可持续发展模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他看来,要引导市场良性运转,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结合,不但需要支付行业自身努力,还需要多方参与,共建成本共担利益共享的新格局。
北京商报记者刘四红配资炒股首选配资